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,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、更大经费支配权、更大资源调度权。东方电气集团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,构建完善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科技创新体系,聚集优势资源,进一步加强对科研人员激励和放权松绑,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今天,我们带来第一期《坚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》,分享东方汽轮机、东方锅炉、东方宏华、东方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中的新做法、新成效。
东方汽轮机副总工程师孙奇:
东方汽轮机高度关注对科技人才的培养,我们建立了“多级总师”体系,进一步为科技人才松绑减负、放权赋能,激发创新活力。
以公司级总师技术引领,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“出题人”“阅卷人”作用,把握企业技术发展方向,对重大项目进行评审把关,提供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。以项目级总师精准执行,开展项目立项、实施、验收和成果转化等全生命周期工作,赋予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、资源配置权和绩效考核分配权等,推动项目高质量实施。
重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,设立专项科研基金,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思维活跃、思想开放的特性,在战新产业、未来产业领域点亮创新的星火。
东方锅炉协同创新管理部副部长薛燕辉:
东方锅炉致力于构建内外协同的开放式创新生态,不断优化完善创新机制。近年来,我们面向企业内外实施科研项目“摘标赛马”“揭榜挂帅”,有效引入利用外部科研资源,有力推进战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,实现科技成果市场订单转化超40亿元。
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及高水平创新平台,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联合创新,推动产学研用高度融合。
加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布局,深入开展国际创新合作,统筹做好短期、中长期科技研发的实施规划和资源投入。通过各项改革举措整合内外创新资源,以全球化视野推动科技创新,更好引领支撑企业转型升级。
东方宏华技术创新中心机械专业总师罗锐:
在东方宏华推行科技创新放权赋能改革浪潮中,通过电动修井机项目,我真切感受到“放权赋能”既是驱动力,也是凝聚力。
在前期策划时,我们充分征求了项目总师的授权需求,经与职能部门综合协商达成一致意见,通过协议进行精准授权。召集各相关单位及部门对责任义务进行认领,落实责任人和接口人。同时,对授权事项进行定期评估、闭环管理,确保授得准、用得好。
修井机项目不仅能在改革的春风中茁壮成长,还能成为东方宏华科技创新放权赋能改革的典范,引领科技创新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。
东方研究院科创部/成果部主任研究员黄兴兰:
东方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科研高地,生于改革、推动改革,按照“方向分工、突出优势、错位发展”的原则,我们强化总院统筹协调功能定位,推动多个区域研究院差异化发展,形成“1+N+X”顶层创新研发体系。
在新一轮改革行动中,创新引入先进研发管理模式,指导研发人员结合科研立项“六个维度”评价标准,分析市场客户真实需求。
首次提出将课题按基础研究、基础应用研究、前沿性技术等实施分类管理,厘清产品未来市场、应用场景,着力开展共性、关键性技术攻关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战略布局,在电力电子、机组智能化、机器人及工业软件、人工智能、海工装备、新材料、先进光伏前沿技术等战新产业方向,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研究力度。